24小时服务热线0516-89862888
    三轴点胶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三轴点胶机
    京津冀:打造高水平发展动力源
    来源:三轴点胶机发布:2024-11-11 11:31:00访问量: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地发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且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北方沿海地区,不仅要在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中走在前列,也需要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和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发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作用,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种原因是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的培育、流动等直接起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京津冀自身经济高水平发展间接起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作用。

      京津冀高等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可源源不断为全国经济高水平发展输送人才和技术。一是高等教育基础雄厚,集聚了国内众多高水平科研院校。2023年,京津冀共有15所大学入选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500强榜单,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为世界第22名和第29名。北京拥有QS百强高校数量居全球前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连续多年位居QS大学百强名单之列。在第二轮国家教育部公布(2022年2月)的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京津冀共有40所高校入围,占全国比重为27.2%。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二是科技资源丰富,集聚了众多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等。京津冀是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最多的地区,也是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最多的地区。截至2021年12月,仅北京就拥有3个国家实验室,1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体系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领域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

      三是高品质人才集聚,是世界高品质人才密集地区之一。京津冀拥有的两院院士占全国的一半左右。2023年,仅北京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就有411人,与2022年相比增加72人,占全球的5.8%,超过美国波士顿跃居全球首位。截至2022年底,北京已建成8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一批国际战略性科技领军人才及其若干创新团队。

      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持续增加,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升。一是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加,日益重视基础研究。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2013年2022年,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从3.30%上升到4.25%,不仅高于全国中等水准,也高于长三角和广东省水平。2022年,京津冀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12.27%,比2013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高于上海(9.11%),也远超过全国中等水准(6.57%)。

      二是京津冀创新产出迅速增加。《自然》增刊自2017年开始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稳居榜首。2023年11月,《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和《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增刊报告发布,北京、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分列全球前5位,北京贡献了中国在该指数总份额中的近20%。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京津冀专利申请数量从2013年的21.19万件增长至2022年的52.89万件,2022年约为2013年的2.5倍。

      三是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构建包括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5个维度的协同创新指数,测算得出2013年2022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高达12.9%①。在科研合作方面,2013年2022年三地合作发表论文数年均增长19.9%。在技术联系方面,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稳步增加,由2013年的3176项增长至2023年的6758项,年均增长7.8%;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26.5%。在专利合作方面,京津冀三地合作专利数量从5819件上升为10332件,年均增长6.6%。

      北京已经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既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源泉,也是先进文化和先进制度的先导,在调整我国产业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撑全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

      《北京城市总体设计(2016年2035年)》提出到2020年北京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工程院开展的评估也认为北京已经初步建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英国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团队根据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大一级指标测算得出,北京是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动力源,北京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创新平台等方面都拥有了坚实基础。

      一是原始创新策源功能逐渐增强,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壮大。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2022年,北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2843.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6.83%。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16.55%,排名全国第一,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战略体系初步成型,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77家,占全国的28.1%。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AI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实力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二是创新产出优势显著,技术创新成果大幅度的增加。2023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成功构建全球首个实现3D任务的具身通才智能体“狮子座”,“朱雀二号”成为全世界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悟道3.0大模型系列进入全面开源的新阶段。2023年,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约10.8万件,同比增长22.41%。截至2023年末,北京有效发明专利量约为57.4万件,同比增长20.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2.9件,同比增长20.43%。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23年为136.95件,数量全国领先。2023年,北京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655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36.9亿元,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09.8%,占流向外省市的15.1%,持续发挥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布局技术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高技术领域引领全国发展。2023年以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AI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推动产业集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在量子信息方面,推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未来-QUAFU”,其上线芯片数和单芯片比特数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区块链方面,推动“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推动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发布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长安链”市场占有率蝉联全国第一。

      四是中关村科技园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三城一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关村科技园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继续发挥北京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主阵地作用。2023年,中关村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蝉联第一。作为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主平台的“三城一区”建设成效明显。中关村科学城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核心支撑,国家实验室实现高标准入轨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初具规模,科技创新活力凸显。未来科学城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承接“三大科学城”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正在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承载地。

      京津冀高等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京津冀占全国经济份额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2023年京津冀地区GDP共计10.4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13年的9.85%下降到8.28%,共计下降1.57个百分点;而同时期,江浙沪地区2023年GDP达25.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23%上升到20.39%,广东省GDP占全国比重由10.56%上升到10.76%。京津冀区域内部差距也在逐步扩大。2013年2023年,北京占京津冀地区GDP的比重从37.1%上升到41.9%,而天津占比从19.0%下降到16.0%、河北占比从43.3%下降到42.1%;2013年北京人均GDP分别是天津、河北的1.32倍、2.99倍,2023年分别扩大到1.63倍和3.38倍。

      京津冀内部高等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是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院校大多分布在在北京。京津冀在第二轮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有40所入围,其中北京为34所、天津为5所、河北为1所。二是京津冀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布局不均衡。京津冀内部在科技投入、发展水平、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资源禀赋上存在梯度差异。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2022年,京津冀的科学技术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83%、3.49%、2.00%。其中,北京展现出一马当先的优势;河北的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增长虽快,但仍低于全国中等水准(2.54%);天津的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近年来曾一度出现下降,总体上增加幅度有限。此外,京津冀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三是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为,我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5.47%,北京、天津、河北该比重分别为41.98%、26.94%、12.42%,河北为北京的29.6%和天津的46.1%,居全国第24位②。

      京津冀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北京的创新源头对周边区域的溢出有限。近年来,尽管京津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贡献有较大提升,但和长三角地区、广东省相比,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仍然有待提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3》,2022年,京津冀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7702家,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538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分别为28.49%和19.91%。而同期长三角地区该比重分别为46.13%和34.08%,广东省分别为32.17%和42.24%;在企业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022年为143887件,而同期长三角地区、广东省分别为618134件和572589件。

      根据《2022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22年,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881项,成交额356.9亿元,成交额占全部流向外省市的7.8%,2023年回升至15.1%。北京的对外技术交易额大量流向津冀以外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与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从北京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来看,其发明授权专利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而从天津、河北的工业结构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北京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与天津、河北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北京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创新成果较难和津冀的产业进行融合与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失配阻碍了三省市之间的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③。另外,京津冀地区产业自成体系、产业间衔接不足,尤其是河北与京津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产业链衔接不足导致创新链存在“断链”现象,也导致津冀对北京的技术需求不强,影响了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23》,2013年到2022年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GDP比重由5.75%下降到4.99%,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GDP比重由4.67%下降到1.45%,这反映出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且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存在缺链、断链现象,导致创新能力提升未能有效带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直接影响了创新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京津冀两个入选集群分别为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和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在规模上落后于入选17个集群的长三角和入选7个集群的珠三角。

      产业布局不均衡,重要空间节点的产业支撑不足。京津冀产业布局高度极化,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心城区以及天津“津城”与“滨城”,并呈现以轴线形式向外扩散的特征。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利益共享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不足,京、津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网络,产业布局并未实质突破行政边界,实现连续成线与成片发展。

      京津冀产业相对独立发展,跨省市地区的节点支撑存在不足。北京产业仍然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天津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心城区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体系。相比北京、天津的产业已出现扩展态势,河北产业仍然处在点状集聚发展的阶段。

      进一步加快北京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以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发挥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战略体系,明确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促进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发展和相互协同。发挥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支持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主体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发挥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撑作用,依托先进的科学基础设施,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引入国际顶尖科技人才与机构,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为前瞻性、引领性原始创新提供支撑。

      二是聚焦突破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强化国家科技力量体系建设。系统性部署基础研究,推动基础学科发展满足核心技术需求、优势产业需求与民生发展需求,加强培育前沿科学与交叉科学,促进更多的国家科技创新项目与科学研究中心在京津冀落地。健全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组织投入基础研究,从而优化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持续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数字经济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难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三是开展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搭建跨界融合技术平台,加强未来产业所依托的技术和知识源头供给。加强未来技术储备,探索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发现和培育机制。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众创空间,加速培育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的未来产业。

      四是引导社会资本等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政府资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引导公益基金、社会资本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多样化投入格局。畅通社会捐赠渠道,鼓励与引导企业出资成立用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公益基金。优化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与结构,避免财政资金直接拨款占比过高,可增加通过申请科研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比例。探索财政资金投入可转为新型研发机构创办企业“股权”等权益制度创新,若不占有股权,应明确政府参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或优先获得技术成果在本地转化的权利。

      五是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培育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军企业群体。鼓励支持企业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以产学研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鼓励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新型共性技术平台等,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引导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优化京津冀区域创新空间格局。一是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强化北京创新优势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加大河北省的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的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发展水平,缩小京津冀三地间创新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北京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向雄安新区疏解集聚为契机,提升雄安新区承接能力,从而实现京津冀创新资源布局的优化。以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依托,加强北京与津冀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中试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形成分工有序、区域联动的创新链分工与融合发展格局。国家实验室、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可以通过在津冀构建园区或建设分院分园等形式,带动北京创新成果向津冀两地流动、转移和扩散,实现北京创新优势的空间溢出。

      二是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三角”及科创走廊。围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目标,完善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功能定位,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园区布局,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一心、三核、多园区”的区域创新空间格局④。即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以中关村、天津滨海高新区、雄安新区为重要节点,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津冀共建园区为手段,强化北京创新环节对津冀的辐射作用。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三角”及科创走廊,即打造以北京为核心、津雄为支撑的“创新三角”。依托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和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科技创新功能转移等创新联动优势,协同发挥京津雄“创新三角”的引擎作用。依托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打造多条科创走廊,如京张大数据科创走廊、京保石生物医药科技走廊、津冀沿海重化工业绿色科技创新走廊等。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是发挥北京“一核”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津冀的产业链。创新资源是北京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但创新链的传递和延伸无法脱离产业链,因此,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建立衔接⑤。就京津冀而言,创新源头主要在北京,北京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这也正是津冀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津冀的产业链。即围绕北京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优势,推动这些创新链对应的产业链环节和相关企业在天津、河北建立规模化的成果转化和生产基地。

      二是推动区域重点产业链实现强链、补链和延链,合力建设一批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围绕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和集群,引导区域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和产业项目入链聚群,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互联网3.0、人工智能、光电子、低碳技术等重点前沿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启动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打造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探索推行京津冀城市群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以此弥补对产业链发育和培育协调力度不足的问题。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经验,联合制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配套支持政策,沿产业廊道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轴向集聚,着力推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成链成规模。积极推进集成电路、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领域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推动形成梯次布局、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格局。

      优势互补、因地制宜推动京津冀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是明确京津冀三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分工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在京津冀三地中,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创新策源地之一;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具备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优势;河北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近年来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过30%,增速显著高于京津,具有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北京可以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创新医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在智能制造与装备、医药健康、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兼具规模体量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天津则依托其深厚的工业基础,以产业智能科技为引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做强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四大优势产业,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可以在做优做强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和食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区块链、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二是以京津雄“创新三角”为核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引擎的战略选择,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京津冀应立足京津雄“创新三角”,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北京应依托自身科技优势,重点锚定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天津应重点在下一代信息技术、未来智能、生命科学、空天深海、新型能源、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力。雄安新区作为京津雄“创新三角”的一极,以及京津创新资源和产业外溢的重要承载地,应与京津协同分工,重点在下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力。

      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提升重要空间节点、跨界区域的产业支撑能力。一是充分发挥经济轴带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纽带作用。通过继续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空间格局中的京津、京唐秦、京保石三大轴在集聚产业和人口方面的功能,利用好沿海轴带大力推进装备制造发展和重化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先布局若干条经济发展轴带,积极培育东西向经济轴带,以加强京津冀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以及部分县城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中的枢纽和节点作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以及营商环境改善等提升其产业承接和支撑能力,成为京津冀主要经济轴带上的枢纽或关键节点,以扭转京津冀各自分散独立的产业空间网络,促进产业布局的相对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京津冀跨界地区主要是环京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通州武清廊坊”“大兴廊坊市区固安永清”“房山涿州涞水”“延庆怀来”“平谷蓟州兴隆”等跨界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建立重点区域内园区协同对接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及产业一体化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注:本文系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项目“首都规划引领首都功能强化的生动实践”(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4LLGLA002)的阶段性成果】

      ①吴爱芝、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展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城市问题》,2024年第3期。

      ②李国平、吕爽:《京津冀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③叶堂林:《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④李国平、吕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回顾及展望》,《河北学刊》,2024年第1期。

      ⑤李国平、石晓冬:《2024首都发展报告北京发展的多维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年,第228229页。